李興智
入冬后,集市、商超地瓜大量上市,“板栗地瓜”“橋頭地瓜”“蜜薯”“紫薯”“正宗煙薯”等品種繁多,大小不同,形態(tài)各異,且價格不菲。購買者流連其間,細心挑選著自己喜歡的地瓜,帶回家中,或煮或蒸或烤,按自己和家人喜歡的吃法制作、享用。
“賣地瓜的不用秤——論堆”,小時候,地瓜在集市上論堆賣,老百姓冬令時節(jié)充當主食。難登大雅之堂的地瓜,如今不僅成了人們冬日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,而且還成為賓館、餐廳宴席之上人人喜愛的佳品。
對于地瓜,我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。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一開春,生產隊場院育地瓜秧苗的火炕煙囪就開始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冒煙了。此時,我和小伙伴們就會到火炕下的火爐旁玩耍、取暖。燒火炕的大爺總會給我們在火爐里烤上幾塊地瓜,烤地瓜的香甜讓我至今記憶猶新。
大約谷雨前后,火炕上的地瓜秧苗就可以栽種了。人們把生產隊提前預留的幾塊沙土質高地耕耙好,起壟,然后,男女老幼齊上陣,起秧苗,運秧苗,在壟上刨坑,插秧苗,挑水,用水瓢向刨好的土坑里倒水,待土坑里的水滲入土中之后再把秧苗培好土。這樣的勞動一般要持續(xù)幾天,十幾畝地的春地瓜就算栽好了。我有時也參加這樣的勞動,雖然只是充當拿水瓢向刨好的地瓜秧苗坑舀水的一個小角色,但春日里鄉(xiāng)親們那歡快的勞動場景還是讓我至今難忘。
地瓜秧苗栽到地里后,一般是不需管理的。只需到雨季時拿根竹竿翻動一兩次地瓜秧,以防止瓜秧扎根旺長影響地瓜正常生長。這樣的勞動我也參加過。
刨地瓜是在霜降節(jié)氣之后。此時,地凈場光,小麥播種基本結束。生產隊
組織男女老幼齊上陣,割瓜秧、刨地瓜、撿地瓜、分地瓜、運地瓜,一陣忙碌。春地瓜生長時間長,一般個頭較大,一塊地瓜有的四五斤,甚至更大。每當有人刨到個頭大的地瓜,總會引起眾人的歡呼。勞動間隙,人們都會挑選一塊地瓜,在瓜秧上蹭去沙土,然后在鋒利的镢頭上削去地瓜皮,伴著溢出的乳白色地瓜汁,啃食著剛出土的脆甜的地瓜,盡享豐收的喜悅。
春地瓜畝產一般能達五六千斤。生產隊根據每塊地的面積估產,然后根據每戶人口多少就地分給各戶。我家那時人口多,每年大約要分到兩千多斤地瓜。為防地瓜凍壞腐爛,家人將分到的地瓜挑選后大部分存入早已挖好的地瓜窖井,以備冬季食用。剩余部分則切成片,在屋頂晾曬成地瓜干,以備磨面食用。有時生產隊還回收部分地瓜干上交國家、充當公糧。
那時,生產隊糧食產量低,分的糧食少,這些地瓜自然就成了過冬的主食。寒冷的冬季,早晚回到家中,喝上一碗熱氣騰騰、香甜可口的地瓜粥,吃上一塊綿甜清香的煮地瓜,或是吃上一塊在火爐上剛烤熟的淌著紅色甜汁的烤地瓜,那真算得上是一種享受。
可是,由于地瓜的特殊屬性,從把地瓜運回家開始,小飯桌上一日三餐都是地瓜,吃的時日長了,胃口差的人就會脹氣、吐酸水,而我就更為典型。以至于后來每年只是在地瓜剛收獲時吃上幾頓,然后就再也不碰。再后來,我曾發(fā)誓,一輩子不吃地瓜也不再想它。確實,不知有多少年真沒再吃地瓜。
近些年,隨著年齡的增長,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又喜歡上吃點地瓜。入冬后,家中總會備點地瓜,時不時地煮點地瓜粥,或在空氣炸鍋里烤上幾塊地瓜,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。每當此時,總會引起我對過去歲月里那些關于地瓜的回憶。